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推荐

重庆百盛财富中心店关闭 关店止损成改革策略之一

2017-04-12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 陆涵之

摘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概念风生水起时,有人却没赶上这趟快车。

  近日,重庆百盛财富中心店终止经营,百盛百货迎来了2017年第一“关”。一家门店关门说明不了什么,不过这是百盛在重庆关门的第三家店,而且从2012年到2015年,百盛百货共关闭了位于上海、天津、济南等地的10家门店,去年又再关闭了4家门店。

  接连关店的直接原因是业绩不佳,近年来,百盛百货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不断下降,从2014年起,百盛集团已连续三年营收下降。根据2016年的财报,百盛集团当年销售总额为165.99亿元,同比下降8.2%。关店止损成为其改革的策略之一。

  挑战不止于此,相比较自身的业务困局,作为曾经的传统百货外资第一店,百盛还面临着整个百货行业不太景气的问题,而来自新型购物中心和线上零售商的竞争,既让传统百货业遭受了不小的挑战,也给以百盛为代表的洋百货们带来了新的考验。

  从引领潮流到跟不上节奏,百盛们该何去何从?

  领头羊靠卖物业盈利

  虽然明年才到百盛中国的本命年,但“诸事不顺”已经逐渐显现。

  除了重庆百盛财富中心店歇业,3月上旬,百盛集团发布内幕交易公告,称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合肥百盛作为被告,收购鞍山百盛大多数权益的协议被判决无效。

  看似只是一家地方百货公司49%的股权问题,但本次收购失败对业绩不佳的百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百盛集团公布的财务数字,鞍山百盛收益占百盛集团2016年度经审核收益约4.25%。

  不过,百盛集团方面表示,这一判决预计将不会对该集团业务营运构成重大不利影响。2016年,百盛净利润达到了1.54亿元,相比较前一年亏损的1.83亿元,打了个翻身仗。

  但“扭亏为盈”实际只是表面文章。如果仔细翻看百盛2016年发布的四个季度财报,会发现前三季度百盛的净利润都为负数,能将整年利润变负为正,是因为百盛卖了北京太阳宫的物业,一次性获得税前利润人民币12.83亿元。

  靠变卖物业挣钱,是曾经的“外资百货第一店”百盛百货所没想到的。

  其实早在2013年业绩开始走下坡路时,百盛很快做出了反应:前任行政总裁陈汉民在2014年3月1日“卸任”,由当时任集团商品部高级总监张瑞雄接任。

  同时,年过70的百盛创始人钟廷森也再度出山,正式出任百盛执行董事兼主席,拉开了百盛中国战略调整的大幕。

  关闭不盈利的中小型商场、引进餐饮店拉拢顾客、建立自己的线上商城以及开设精品超市,从零售新业态到降低成本,百盛尝试的举措不少,但件件都没有打中“七寸”。

  而且仅仅过了两年,百盛就不得不面对全新的格局。除了早早进入占据一席之地的传统百货商店外,零售行业已聚集了大批的狙击者:中国本土品牌购物中心、带动线上交易的电商以及遍地开花的免税店,

  这些狙击者逐渐成为国内消费者的购物新选择。2016年,仅阿里巴巴一家电商平台,就在“双十一”购物节当天实现了178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百盛近5年来的营收总和。

  洋百货集体跳水

  如果百盛看到四周同样被打得七零八落的老对手,应该会稍显安慰。

  1998年进入中国的华堂商场,由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以合资方式开办。5年来,华堂商场已经关闭了在北京的8家商场,2016年10月,在北京的标杆门店十里堡店也宣布关张。

  今年3月,来自英国的百货公司玛莎百货关闭了北京店,这家门店从2015年12月开业至今也才1年多时间。在2016年11月,玛莎百货因为亏损严重宣布退出中国国内市场。

  除了以上两个百货公司外,来自台湾的太平洋百货和香港的新世界百货,近年来也难以逃脱在大陆市场关店的命运,销售额同样不断缩水。

  放眼全局,整个百货业似乎都在经历一场集体跳水。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6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0.5%,降幅相比上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

  但洋百货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本土百货商店。2016年关闭的24家百货商店中,洋百货占了16家,数量远超本土百货商店。

  彼时曾为国内百货业领头羊的洋百货们,为什么凋零得如此迅速?

  虽然洋百货大规模关店的原因众说纷纭,电商和购物中心也时常为此背黑锅,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消费升级之下,洋百货们未能跟上行业转型的步伐。

  对于百盛的衰落,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主任郭增利说,在百盛入华初期,国内百货业不够发达,洋品牌优势明显。随着大批百货、购物中心的出现,百盛并没有做出太多改变应对新的竞争格局,逐渐不再吸引消费者。

  华堂商场相关负责人也承认,无论是商品结构还是品牌引进,华堂商场都很难吸引顾客,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从引领潮流到跟不上节奏,洋百货的集体跳水来得太快。如果不愿意如玛莎百货一般退出中国市场,曾经靠“洋气”打赢零售战的洋百货们,就必须考虑如何“接地气”了。

  四面楚歌?

  “接地气”对于洋百货而言不是一件易事。在洋百货进入国内市场的20年后,中国本土的电商企业和零售企业如今已经崛起,尤其在接地气、贴合本土消费者需求方面,表现远超外资企业。

  进退两难之际,新对手购物中心给了洋百货启发。最新出炉的《2016年全国200家重点商场业绩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有61家购物中心业绩上涨,只有8家业绩下跌。从整体看,购物中心2016年总业绩同比上升10%。但在传统百货商场中,有67家业绩下跌,只有34家商场业绩有所上涨。

  将逛街、娱乐和餐饮合为一体的购物中心,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需求,逐渐成为新的购物热点。因此近两年国内的购物中心发展速度飞快,最典型的是万达集团,其目前在全国共有186家购物广场,今年计划再开50家。而中粮集团旗下的大悦城、华润集团旗下的万象城等购物中心,也逐渐在全国扩展。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不少百货商场选择购物中心化。根据搜铺网统计,年百货商场前20名中,已有13家在2015年就已经实现“Mall”(购物中心)化。

  洋百货也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过,通过变身购物中心与购物中心竞争,仍然充满挑战。

  一味复制大热的业态,是零售业一直以来的通病。即便百盛们尝到甜头,继续走购物中心的路线,也很可能在下一个10年,进入下一个循环,遭遇购物中心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问题。没有大量商业用地资源,也没有发达的线上渠道、支付及物流体系,一味效仿购物中心和电商,很难有有胜出的希望。

  那洋百货就被打入死牢了?

  其实也不尽然。重庆市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李运杨认为,百货业的长处在于有熟悉零售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及专业人才,如果手握产业链采购资源,也会拼出一条新出路。

  比如,在平价时尚品牌被购物中心垄断、中高端商品被免税店拿下之际,洋百货如果从小众洋品牌或者其他专业类用品入手,在消费升级趋势之下,也能有一片天空。

关键字: 百盛,重庆,关店止损
1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MORE
最近发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