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店头条

把社区商业讲透了!2019中国社区商业大会嘉宾观点集萃

2019-06-24      来源: 联商网     作者: 联商网

摘要:6月21日,以“大爱商业,独善社区”为主题的2019中国社区商业大会在山东济宁隆重启幕。本次大会共吸引近千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以及零售精英们,共同就社区商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研讨论道,共商共促中国零售业的全新发展。

近人与近心是我们要做的两个基本点,我们要链接消费者,告诉他技术的链接、内容的链接和社群的链接,但基础是心的链接。所以,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立场问题,我们的立场是不是站在消费者这头。

零售有三重境界:第一,实现价值。这个东西该卖多少钱,预先市场已经定好,你没有办法板,你只是实现价值;第二,创造价值。有议价的,你加了一点东西,说这个东西特别好,特别美,特别舒服,特别健康,这个时候有溢价了;第三,当你创造一种新的概念,这个时候就是超值的价值。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就是一种赚超价的,不是赚超级利润,而是你通过这个商品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这个等于是一个翘翘板。

所以这是零售的三重境界,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走,也可以同时并进。最后我觉得我们做零售的要做照亮人心的表率。我们只有照亮人心,才能够把人心做的最好。

联商网顾问厉玲:

社区商业到店到家,到店就是到实体店,到家就是在线上实现把货物送到家。两个之间有没有矛盾,两个之间能不能共赢?能不能双创?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觉得大家最终做店,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最重要的其实是商品新鲜度、价格性价比,让消费者喜欢,一个是商品,一个是服务。其实社区商店当中,服务占比重还蛮高的,服务上面,社区店对于服务来讲还有哪些是可以增长的空间?社区商店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周边的居民,也就是我们算半径五百米,居民每个都不一样,怎么做社区的个性化?

我对社区商业的要求就是,你让我离不开,我常常在这里,我总是想到这里。我刚才提的问题是社区商业总体来讲规模小,不是很到位,不是说社区超市或者生鲜店不理想,就是总体配套不够理想。我可以买到菜,可是我做不到好的美容,我做不到好的运动,吃不到好的东西。我就希望社区的居民因为你想多逛几趟。大家都在做大超市,大卖场,最近流行一句话,像法国女人那样购物,优雅、从容、小量、多批次。我希望去进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河北家兴商业董事长赵建光:

关于到家还是到店的问题取决于商业模式本身,如果做纯线上的,应该把东西送到家,如果我们是做线上线下融合的,也应该把商品送到店。不能用一个公式来约束这个东西是送到店,还是送到家。无论是到店还是到家,都是根据我们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

关于人货场只是一个概念问题,用七个观点来叙述了一下,这是我们现代商业所面临的一个情况。第一我们认为需要场地,我们这里面的场地既包括线下的场地,也包括线上的空间。第二现在需要足够的体验。

商品的去中间化,通过去中间化,让我们的商品更有竞争力。未来的市场一定是一个细分的市场。

目前正处在线上线下快速融合的时代,这个时间开的好。我再多说一句话,因为我也是做传统商业出身,做了几十年,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做好自己,脚踏实地,去浮躁,练内功。路必须一步一步的走,事必须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同时告诉大家,一年太久,只争朝夕。

社区商业绝对不是一家便利店,它将会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种商业模式。其实从我们本身来讲,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升级改造。比如说店面形象、卫生、环境,以及商品的陈列,里面文化氛围的打造。

美特好董事长储德群:

到家和到店,可以是双赢,是融合。我觉得仅用融合都不够,到家这件事,这个做法,这个方式和到店的标配,就应该融合在一起。

目前我们做社区店最主要的,先把线下店的体验拉起来。

美特好入主了全球蛙,把服务战打好,体验上去了,顾客喜欢了。这时候服务的时候,商品的服务、运营,自然而然的也要重视,运营的重视,这是思想上变的美好。线上线下的结合,以客户为中心。顾客要的价值在运营当中,到家到店不是PK,是标配,全球蛙是美特好的标配,也是家兴的标配,做实体店都会做的。

爱上一座城,我们这么爱,到家到店的方式我们不会不做的,一定会做的。

现在线下人们的消费升级了,消费升级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往深里做,就是选择要多。选择多了,不仅商品的选择要丰富,品质要好,服务的品种也要多。

甘肃新乐超市董事长李玲:

李玲认为,社区商业的灵魂是用户粘性,作为零售人应该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到家”与“到店”之间并不矛盾。她表示,早在七八年前布局社区小店时,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们同样可以提供到家服务。但她发现,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走到了线上。因此,她也开始与多点合作,融合到店、到家两种模式。

在李玲看来,做好社区商业有几个关键点。其一,供应链是重中之重,商品品质是基础,“比如新乐超市有生鲜、物流,中央主食加工中心,还有种植基地”;其二,对自身的定位要清楚的认知,不能千店一面,因为客群不一样,定位不一样,商品的结构自然大不相同;其三,社区店提供服务很重要,平时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务,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亲近、温暖”。

此外,李玲认为,亚洲人更趋向于日本的消费模式,国内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非常多,“就像我前一段时间进了衣服上的一个小东西,我没想到它短短一个月的销量会远远超出预期,刚开始那只是一个补充性品类。” 所以在SKU选择上要因客而定。但着并不意味着盲目扩充SKU,需要通过品类管理对商品进行优化。

最后,李玲对本次会议的评价总结:做好商品,做好服务,拥抱互联网,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企业。

濮阳绿城超市董事长田建忠:

就到店到家来看,到店是根基,店如果做不好,怎么做好到家。我们现在经营模式以及配送商品适不适合消费者,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当下最关键的问题。

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如何通过互联网工具把实体店服务好很重要,如何让更多顾客到店里来,这是做实体零售的本质,到家只是一个业务补充。我们要把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和重点放在基本功上,把基本功做扎实。到店的顾客诉求不会改变,因为人有社交功能,这种需求不会改变的。

对于生鲜社区店,它不像卖菜那么简单,后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现在谈论到家到店,不是对立的,一定要让顾客到店,感受体验。有些人适合在线上买,那就满足他们,提供这种服务。

零售任何一个模式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靠盈利去支撑,没有盈利的支撑最后烧来烧去还是烧个大窟窿。所以我们要冷静下来,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市场存在是最好的。

而线上线下是有融合,相互影响。线上和线下购物场景不一样,消费商品结构不一样,产生的毛利率也不一样,最后给顾客带来的体验不一样,顾客诉求的体验不一样。最后发现线上一定是线下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通过线上互联网的工具如何促进,把不是线下的会员拉到线下来,把实体店做好。

地利生鲜副总裁关梓辰:

首先到店和到家的命题,首先它并不冲突,这两件事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事。基于现在从社会到商业,到人性发展的角度,咱们可以拿一些数据,拿出来做支撑,做依靠。

其实到家只是作为社区生鲜行业的其中一项服务,因为资本去推动这个领域的服务,因为它可能是电商行业最后一片蓝海,所以很值得尝试。过往20年这些实体的企业家,已经用自己的行为验证了。比如从淘宝刚起来的年代,看不起,看不见,看不懂,跟不上,基本是这四个节奏。基于淘宝的成功,基于其他一些电商互联网品牌的成功,可能现在实体的经营者会更愿意拥抱这些新生事物,这样才更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店四百平到一千平,覆盖周围30个小区。我们做了一个独立的项目,叫做明日鲜生,打的口号就是批发价,到楼下,今日订,明日达。我特别认可超市发李总,前年还是去年在上海李总提出千店千面,因客而变。所以我们打的宗旨就是你顾客想在哪儿买,我就在哪儿卖。我们生鲜门店的损耗只有2%。这个应该在同行业里面最低的。

首先线上的人消费逻辑可能要更精准一些,足以让我们把SKU数量做到很精简。我们最开始平台上了两百个SKU,该有的全都有,但是销量不仅如人意。后来把两百个SKU增加了六百个,其他的营运动作什么都没做,销售额增长了45%。这是线上。所以SKU数多还是少,还是要符合中国的特性。


关键字: 社区商业 零售 便利 连锁
0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最近发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