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店头条

中国人造肉创业公司星期零STARFIELD获得数千万融资

2020-03-25      来源: 餐饮供应链     作者: FoodPlus海枫

摘要:星期零获得数千万融资,并且由国内一线风险投资机构和国外一线植物基与人造肉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这次投资事件背后内含深意,有可能中国人造肉市场以此产生新的市场格局,改变中国人造肉领域早期投资布局。

根据经纬创投微信公众号近日推送的文章,中国植物基人造肉公司星期零STARFIELD(以下简称星期零)于3月12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中国、愉悦资本、美国专注于植物基的投资机构New  Crop Capital(下简称NCC)以及Dao Foods International,其中经纬中国为天使轮领投方,New Crop  Capital、Dao Foods International为天使轮跟投方,而愉悦资本为星期零STARFIELD  Pre-A轮融资的唯一投资方。


值得注意的是NCC是一家美国农业和食品科技投资机构,在替代蛋白、人造肉领域非常专注,是Beyond Meat、Memphis Meat等人造肉明星公司的早期投资者,此次投资也是NCC在中国市场的首次投资。


根据工商数据显示,深圳市星期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目前星期零的主要产品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植物型人造牛肉,在销售上,星期零目前与棒约翰、奈雪的茶等一些线下餐饮品牌推出合作款产品,也和拉面说等一些食品公司合作推出产品。

星期零表示,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推广,接下来不仅限于牛肉,像鱼肉、鸡肉、猪肉等类别也将是研发的方向。

就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来看,星期零的本次融资,是国内人造肉创业公司中目前金额最高的一轮融资。同时,投资方也是国内一线投资机构和国外人造肉和替代蛋白领域的知名投资机构。

New Crop Capital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农业和食品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专注于替代蛋白食品领域,由Bruce Friedrich、Chris Kerr和Nick Cooney于2015年成立。

其中,Bruce  Friedrich也是The Good Food  Institute(GFI)的创始人,GFI是美国一家专注在人造肉领域的创新机构,主要面向传统肉类食品的各种替代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和行业交流、咨询和营销服务,目前同时关注植物基人造肉和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两个方向。

NCC最早的一支2,500万美元的基金启动于2016年,当时的投资阶段是天使轮、种子轮、A轮,金额从5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不等。NCC刚成立就对几家后来的明星公司进行了投资,包括累计融资高达1.8亿美金的细胞培养人造肉公司Memphis  Meat,以及植物基人造肉领域的上市公司Beyond Meat(在Beyond  Meat上市时我们曾对这只“人造肉第一股”进行过解读,点击这里查看上、下)。

根据Investsize的信息,NCC在2018年12月又启动了一支1亿美元的基金,这支基金的出手金额比原来的大,但是投资阶段绝大部分还是集中于天使轮、种子轮、A轮。

根据NCC官方的信息,NCC目前已经投资超过30家替代蛋白公司,遍布全球,投资范围包括细胞培养型人造肉、植物性人造肉、植物基乳、植物基蛋,投资组合中也包括了少数健康饮食相关的服务平台,NCC的投资组合可以点这里进一步查看。

值得注意的是,NCC在这轮融资中是通过Dao Foods International对星期零进行投资。NCC是Dao Foods的创始股东,根据Vegconomist的报道,Dao Foods在成立后作为NCC在中国人造肉市场的投资收购的独家顾问。

针对星期零此次获得大额融资,有什么值得深入思考与分析的话题

①、星期零如何吸引到国内一线机构和海外人造肉专业机构的注意,并完成了目前中国人造肉创业公司中最大一轮融资?

②、如果说星期零这轮融资案例向中国人造肉创业投资市场传递出一些信息,那么又应该如何对中国人造肉创业投资的机会进行合理的判断、分析、把握?

本篇Daily文章中,我们将先对星期零这家公司进行剖析,并结合美国人造肉公司和整体品类发展的案例和一起启发,将星期零这家中国人造肉创业公司放在整个中国人造肉市场中进行探讨,对中国人造肉市场的创业投资做出一些分析、思考。

在中国的人造肉市场中,星期零这家创业公司是怎么做的?

整体来看,星期零经历了一些产品研发上的迭代,已经有直接推向市场的产品。目前主要基于一些合作的餐饮渠道以合作产品进行小范围的销售,也有一些与食品消费品品牌产品合作的尝试。这在整个中国的植物基人造肉领域是并不多见的。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人造肉创业技术门槛较高,公司需要前期在研发、供应链上花较多功夫,才有机会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也是早期很多人造肉公司在实际的商业化上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1、产品与研发

根据星期零创始人自述,星期零成立前,团队为了测试人造肉在国内的市场反应,在2018年10月开了一家名为“青苔行星”的植物未来餐厅,首家门店位于深圳,目前青苔行星经常处于大众点评深圳素食热门榜的第一,平均客单价约为90元。

不过是否是专门为了做人造肉而开设青苔行星,值得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开设一家具有现代风格的素食餐厅,能够帮助星期零很好的把握植物性的饮食方式以及年轻消费群体对人造肉的看法与消费态度等,也可以依托于餐厅做很多人造肉在产品以及食谱上的测试。此前我们在FoodPlus Weekly文章中就有专门分析过星期零,当时也分析了星期零值得关注的原因。

青苔行星大众点评店内推荐榜的Top 10

从大众点评的网友推荐Top 10可以看出,青苔行星虽然是一家素食餐厅,但是口味并没有一般素食餐那么寡淡,调味比较“重口”——麻辣、椒盐、咖喱、冬阴功、盐焗,而“素”主要体现在菜品中使用的植物肉、植物蛋上。

值得关注的是,青苔行星早期在店内直接售卖Impossible   Burger,菜品中使用植物蛋则来自于美国植物蛋品牌Just。这种积极引入美国人造肉和替代蛋白的产品,并融合到自有素食餐厅的尝试就当前中国人造肉市场的发展水平是值得肯定的。这一方面给予了星期零团队更好接触、搜集、分析中国用户反馈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直接有利于了解国外相对领先的替代蛋白产品,分析其优势短板,用于自己的产品研发。

在青苔行星的经营过程中,团队还发现“70%的顾客并非素食者”,且对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的口感口味来说,搭配其他食物作为一道菜的方式更容易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以此,团队认为“如果采用适当的方式,国内的消费者是可以被教育的”,这和我们此前分析过的Beyond  Meat的受众也是并非纯素食者而是更大众的人群内在逻辑相似。

产品研发方面,星期零官方宣称已经和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李健博士达成合作关系,李健博士的实验室团队将与星期零合作研究植物肉风味解析问题,计划在  3-6 个月之内在风味上有所突破,将植物肉产品再往前推动一步。据介绍,李健博士主要从事食品风味方面的研究,承担了 GFI 全球 14  个植物肉和细胞肉前沿课题之一,亚洲范围内仅此一人。而国内另一家人造肉创业公司珍肉同样与李健博士达成了合作关系。

对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公司而言,自己设立实验室、建立研究团队的资金和人员门槛是很高的。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是现在人造肉乃至食品消费品领域和一定的技术、科技进展有关联领域比较通用的做法,这点不仅是创业公司,可口可乐等一些大公司、巨头也在推动公司外部的研发创新合作。

根据NBT的报道,2019年9月星期零推出1.0版本人造肉,通过提取植物蛋白以及香精香料模拟牛肉口感,制作植物基肉丸、肉碎。2019年12月,“星期零”又推出2.0版本人造肉,去除香精,主打天然植物蛋白风味。

星期零的产品采用红甜菜调色来模拟肉的血色。而国外的产品中,Beyond  Meat的产品采用甜菜根中的红色色素;Impossible  Foods使用大豆血红蛋白(即血红素)作为色素添加剂,这种含铁分子能赋予肉类味道和香气,Impossible的产品也评价为是目前市面上人造肉产品中口感口味最接近真肉的。

2、供应链与生产

供应链和生产方面,根据36kr的报道,星期零宣称拥有五条人造肉生产线,年产量可达  20,000  吨,生产全流程均采取自有方案,在大宗采购的条件下(团队没有表示具体的量需要到多少),星期零“目前的产品生产成本介于猪肉和牛肉之间”,在推向市场时不会太受价格制约。同时根据36kr报道,星期零的原材料来自于素食大公司鸿昶生物(系台湾老牌的素食原料供应商松珍的大陆公司),而此前也有相关报道表明鸿昶将入股星期零。

背靠产业几乎成为国内人造肉企业标配,除了星期零外,珍肉的人造肉月饼也是由国内豌豆蛋白企业双塔食品提供植物蛋白原料(此前双塔也发布公告将和珍肉战略合作)。在目前人造肉创业公司面对供应链、研发、资金等众多门槛的时候,与行业大企业,尤其是上游大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之前双塔和珍肉的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将在植物蛋白肉领域合作与创新,并尝试进行联合市场开拓、推广及产品营销。可见合作不仅限于原材料供应,可能会涉及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层面。原本以原材料供应为主要业务的产业链上游大公司,通过和人造肉消费品创业公司的合作,其在资金、供应链等方面积累的实力,有机会通过这种合作进入到产品端甚至销售端,推动中国人造肉消费市场的一些变化。

目前市面上的植物基人造肉的产品中,原材料主要有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两种,豌豆蛋白具有营养成分更丰富、避免胀气、价格相对稳定等优势,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的主要原料都是豌豆蛋白。

根据锌财经的信息,国内的许多食品的副产品都是豌豆蛋白,比如粉丝,因此产量比较大。这些副产品可以通过设备提纯用于制作植物肉,对比国外,国内植物基人造肉企业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珍肉的首批植物肉产品就是通过与粉丝企业合作,在粉丝企业较多的山东地区完成生产。这个成本上的优势,相比起国外的企业目前的产品的定价(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价格竞争力),国内这些公司或许有一定机会基于成本控制,通过较低的价格来教育市场。

3、渠道与市场普及

而在渠道方面,目前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等美国人造肉领域比较领先的公司的经验告诉我们,线下餐饮渠道是人造肉当前阶段一个重要的求点。也可以看出包括超级零在内的国内的人造肉创业企业也正在往这个方向尝试。

Impossible Foods一直主打下线餐饮渠道。而早期主打零售渠道的Beyond Meat,2018年餐饮渠道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868%,贡献了Beyond Meat 42%的营收来源;在2019年餐饮渠道已经超过了零售渠道,占比51%。

星期零植物肉产品上市后,首先与奈雪展开合作,于奈雪全国旗舰店梦工厂上线了Starfield-未来汉堡、Starfield-绿星汉堡和Starfield-墨西哥肉沫卷。此外也有与北京网红餐厅ZeroGo、上海网红餐厅悦璞食堂、肠粉餐厅红荔村、知名披萨餐厅棒约翰合作推出菜品,详情请见下表的归纳。

星期零的线下餐饮渠道拓展,有西式也有中式,有网红餐厅也有大众快餐店,还有新式茶饮烘焙连锁,而且都是以单独推出合作款产品的方式进行。可以看出团队还是具有一定的线下业务BD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团队的产品体验是得到了一定B端渠道认可。

按照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国外“前辈”经验,从素食餐厅、高端餐厅入手,逐渐发展规模更大的连锁快餐餐厅和平价餐厅,是人造肉逐渐教育、打开市场的一个路径。其中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汉堡王、卡乐星、肯德基等知名连锁品牌的合作案例也告诉我们,在这些渠道推出特色联合产品,不仅有利于品牌营销和消费者教育,也有机会借由部分门店、区域的成功经验,拓展到更多连锁门店,快速打开市场。

相较于餐饮渠道,人造肉品牌和产品要想进入大众零售渠道,并在这些渠道和场景扎根下来,目前难度更高。Beyond  Meat目前靠持续的研发、供应链投入不断优化产品体验,并以Beyond  Burger等符合美国大众消费习惯的产品,在沃尔玛等大众渠道生存下来。而在中国市场,普通消费者很难直接在大众零售渠道买到相应的产品。

目前中国创业公司的一个通常的尝试是在电商进行试验。包括上市公司金字火腿等在小米等电商渠道发布产品,以及珍肉此前在天猫发布的限量产品(目前已经下架),其中香港公司Omnipork相对较全面,也是常规上架产品。

而星期零的思路,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019年12月底,星期零联合众多知名餐饮品牌发起“未来停泊站”的品牌嘉年华活动,星期零在展会上展示了与拉面说合作推出的重庆小面与意式肉酱面。此外,星期零与江南粽子企业中华老字号储老大合作推出人造肉为原料的粽子,大胆选择在中国传统食品品类,融入人造肉材料。

依托有一定基础的食品创业品牌或是老字号品牌,将人造肉元素适度融入到这些品牌先有的产品形态中,并借助这些品牌自己有的渠道、用户基础推向市场。这种做法相较于一开始花大量的资金、人员一个个铺渠道,显然更体现了中国创业公司的灵活性。

整体来说星期零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在人造肉发展滞后的中国市场,目前已经有一定的商业化进展,综上总结下来有下面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1、产品上,选择植物基人造肉路线。植物基人造肉是目前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一种产品路线,也有不少现有的产品、供应链可以参考。目前美国的植物基人造肉已经大体走过初期研发阶段,进入市场拓展、研发提升、供应链优化并行阶段,相比较之下细胞培养人造肉还处于实验室突破阶段,需要攻克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大规模生产、食品安全等难题;

2、研发上,星期零与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合作,利用外部R&D资源,其中与李健博士在植物肉风味解析上合作,后者是亚洲少有的GFI全球植物肉前沿课题的研究者,星期零在研发上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植物基人造肉已有的技术水平;

3、供应链上,和素食大公司鸿昶生物合作,除了在原材料供应上直接利用老牌公司的基础、规模效应和质量优势,参考国内珍肉等其他创业公司和大公司合作案例,这种合作还可能会涉及到产品、研发甚至推广层面;

4、渠道上,重点和一些线下餐饮连锁品牌合作,用合作产品的形式先小范围在市场上推广,同时也和一些食品消费品公司合作,进入一些零售场景。这种做法门槛更低,也可以相对低成本地积累反馈、教育市场;

5、团队具有线下植物基餐厅经验和基因。团队在2018年10月开了一家名为“青苔行星”的植物未来餐厅,并将Impossible Foods、JUST等美国替代蛋白产品大胆融入菜品,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反馈和对领先品牌的感知。

总的来说,星期零在中国的人造肉创业公司中,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这主要体现在目前有了直接面向市场的产品,且通过线下餐饮、食品消费品品牌联名合作等形式快速推到了一些场景中,进行了一定的小范围试验。同时,团队此前线下素食餐厅的基因和经验在品牌、产品塑造和消费者感知上,也是加分项,加上目前也整合、利用了一些外部的供应链、研发资源,整体在中国人造肉创业公司中,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化优势的。

但也要看到,星期零仍然是一家十分早期的创业公司。即便是在做人造肉这件事情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没有一款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且经得起验证的终端产品,目前也没有足够的稳定渠道来支撑未来高速增长,且公司研发实力相对较弱,导致产品上的突破预期不明确。

注:来源/亿欧  ,作者/ FoodPlus海枫,图/网络,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开店邦网立场。

关键字: 植物基人造肉、星期零STARFIELD
0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MORE
最近发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