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店头条

“去星巴克开会啦!”星巴克推出首家共享空间概念店,“办公咖啡馆”成新趋势?

2021-12-08      来源: 开店邦      作者: 开店邦

摘要:星巴克频推概念店,开店狂潮下的多元化战略。

11月24日,星巴克宣布国内首家“共享空间”概念店,落户上海来福士广场办公楼。


一台电脑一杯咖啡的“气氛组”,一直是星巴克的独有风景,如今共享空间的诞生,直接从咖啡店升级为办公空间,可满足移动办公、小组协作、商务会谈,以及多人会议等需求。


001.jpg



Part 01

当星巴克走“wework路线”,解决灵活办公痛点的“第三空间”



这家位于来福士写字楼大堂的星巴克,在200平米的区域内,安排了近100个“工位”,空间相对来讲比较紧凑,但还是能清晰地分出三大功能区:


① 半开放式单人位 ②收费的4人、8人会议室 ③传统的沙发区、休闲区


半开放式个人空间:

靠窗部分的个人区域,设计上为半开放式,如同一间间电话亭,可以隔绝部分噪音,打造独立小环境。设施上非常心,配有独立插座,阅读照明灯,桌下置物挂钩。靠窗位置更适合独自工作创作,或是放松自我,可以说,这是最适合“气氛组”的单人工位了。


私密性会议室:

收费会议室,可谓是这家星巴克的最大创新。4人小型洽谈间,相对而坐的沙发椅,中间一张小桌,可以欣赏窗户外的景色,有点像高铁车厢,能让人更放松,8人会议室则更为宽敞,配备了两面屏幕。


各种设施细节,也做了办公化的改良,独立的通风照明系统,可调节温度、亮度。为确保安静与私密性,建筑材料上增加了微孔板、隔音棉,犹如自家客厅一般安静。相比写字楼的“水泥罐子”,星巴克在设计上进行柔化,整体采用木质设计,又有窗户的自然光,打造独有的轻松氛围。


002.jpg


看到这里,不少人一定会大喊:“这不就是wework嘛”。的确,星巴克的这家共享空间概念店,正是与凯德旗下的灵活空间和商业社群平台“奕桥Bridge+”合作,收费上目前是半价优惠,4人小会议室,收费12.5元/半小时,8人的中会议室为45元/半小时,可通过凯德星app、或奕桥小程序来预定办公室,还能顺便预订咖啡与餐食,“人到咖啡也到”,便捷、高效又潇洒。


当然了,顾客不一定都是来工作的,所以传统的休闲区域、沙发区域还是有的,并且也贴心地设置了插座,上班累了,来星巴克摸个鱼也很香嘛。


共享空间概念店,可以看做是星巴克对“第三空间”的理念细分,第三空间,就是家与办公室之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它提供了随时、灵活、私享、自由的办公地点,解决了单人与多人的灵活办公需求,“气氛组”最爱的星巴克,的确是最适合做“办公咖啡馆”的。



Part 02

从附加值到盈利点,空间消费与产品消费的捆绑



对于消费者而言,星巴克的空间是完全免费的,但也是最大的附加值,这正是星巴克能吸引“气氛组”的原因。如今星巴克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对空间进行升级,并按照不同人群需求,进行空间分类。而收费办公室的诞生,不仅使空间成为消费项目,又促使了对产品的再次消费。


如果说在写字楼开会,可能想不到点星巴克,那既然都来星巴克开会了,为何不点一杯呢?在场景的促动下,消费需求马上就被点燃了,而预订会议室的同时,还能预订咖啡,将需求“超前满足”,不会有开完会咖啡才到的尴尬。在中国,星巴克的人均消费为40元,如果8人会议室坐满的话,理论上就增加了320元的产品消费。


根据小编观察,会议室的人气都很高,一拨人刚捧着咖啡出来,另一路人马纷至沓来,看来小规模、短平快的会议洽谈需求,确实有着一定的挖掘潜力。如今都市职场追求高效率、快节奏,人们不再喜欢“饭泡粥”式的冗长会议,短平快的效率会议,以半小时为单位的付费预定,也能避免会议被拉长拖延。而对星巴克而言,每个来开会的人,都可能带来40元的额外消费。


003.jpg


目前来看,共享空间概念店满足了以下需求:


①职场愈发“个人化”,自由工作者或是临时任务,需要这种办公空间

②对于临时性、随机性的短时会议,共享空间是一种快捷选择

③公司没有足够的会议场地,也能去楼下星巴克“救个急”

④对于非正式的会面,共享空间是相对轻松、不会感到严肃的选择

⑤纯粹的休息、休闲或独处,品尝一杯咖啡的悠闲平静


其他区域人气也不低,单人座位不光全部全满,桌上也是人手一杯,只有沙发区、休闲区还有零星空位,热闹的星巴克一角,与空荡荡的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Part 03

星巴克频推概念店,开店狂潮下的多元化战略



2021年,对星巴克来说是疯狂的一年,已累计增加了654家新店,丝毫没有受疫情的影响,是进入中国市场后开店最多的一年,总门店数也突破5400家。这还是得益于中国的经济活力,戴德梁行曾提出过“星巴克指数”的概念,他们发现,星巴克越多的城市,其经济活力越旺盛,尤其是上海,900家门店数冠绝全球城市,是第二、三名首尔和北京之和,星巴克门店就像海绵一样,吸引大量消费者。


开店的数量井喷的同时,星巴克也大胆展开多元化的开店尝试,今年9月星巴克在上海推出“向绿工坊”,是全球首家环保实验店,马上又在11月在北京首推“非遗文化体验店”。面对瑞幸、manner、seesaw等竞争品牌的强势崛起,星巴克除了增加门店数量,也需要通过概念店的求新求变,来进一步强化“第三空间”的优势。


目前看来,共享办公概念店,是最适合星巴克的尝试,而且很有常规化推广的潜质。目前星巴克遍布各大写字楼商圈,拥有大量职场白领用户,进行共享空间升级,打造“咖啡办公”,至少能为星巴克增加以下几点优势:


①吸引有办公、会议、会面等需求的用户,进一步转化区位优势的价值

②会议室产生空间消费,“以景促需”带动产品消费

③半小时计的会议室,可加快“换台率”,增加消费人数

④紧凑的办公化设计,有限空间容纳更多用户,增加坪效

⑤消费时段延长至“办公状态”,促进“晚间消费”


004.jpg


星巴克曾在日本做过类似于“共享办公空间”的尝试,在东京 JR 山手线推出了“SMART LOUNGE”,将这个想法“引进”上海之后,星巴克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进,比如增加了隔音、隐私性的设计。对于星巴克这样的跨国品牌而言,多元化的基础是本土化,是对不同消费文化的精准理解与深入分析,共享空间概念店,就是对灵活办公、短时会议等需求的精准挖掘。


星巴克的下一个概念店,会是什么样呢?会有更多的共享空间概念店吗?我们对星巴克完全可以有更多期待。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关键字:
0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最近发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