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听大咖说

线上线下税负同标准?折800上品折扣红杉资本品胜7大咖共议增量价值

2016-12-30      来源: 商业观察家     作者:

摘要:在《商业观察家》主办的2016年新零售峰会上,产业端、资本端、品牌端人士汇聚一堂,圆桌商讨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及价值判断。 许多观点、建议具有实操,及前瞻价值,基于此,我们整理部分内容分享市场。

  首先感谢宋则先生的最新政策解读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宋则

  宋则

  线上线下融合意味税负未来同标准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强调了三个问题,特别值得企业关注。

  首先就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促进跨界融合中,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是重要的基点。

  三层意思:

  1、政府准备推动公平贸易的游戏规则,线上线下将来的税负、征信体系建立等有望有共同的标准。

  2、“鼓励线上线下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意味着所有的已有的线上线下企业都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新型的市场主体。

  3、“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向实体零售企业有条件地开放数据资源”。

  有条件意味着有偿开放服务。

  对话:线上线下融合能创造哪些增量价值

  

 

  中国自有品牌联盟执行董事张智强先生主持本场圆桌对话。

  

 

  上品折扣副总裁 朱宇

  朱宇

  阿里更希望成为线下“水电煤”

  消费者过去只能在线下买,现在会多场景切换,以前说线上线下消费者,现在不存在,只有线上消费场景和线下消费场景。

  作为企业来说,“新零售”从全局看,要打通线上线下。

  阿里巴巴提“新零售”的概念,这里面是说如何把企业供应链、企业数据和阿里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有效的结合起来。因此,站在我们实体企业的角度、线下角度看,是如何利用阿里的数据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哪里消费购物,同时消费什么品类,购买什么品牌。

  站在阿里巴巴的角度看,实际上阿里已经在电商领域变成电商的“水电煤”,从支付到营销。阿里更希望成为线下的“水电煤”,把线下零售企业的营销支付等场景纳入到阿里体系里。本质上,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实体一方是有需求。阿里一方则是要扩张自己的版图。

  上品折扣是一家做全渠道的折扣百货,主要的门店在北京。

  上品的全渠道,现在用新零售形容,其实在过去很多年我们一直叫做互联网+O2O全渠道。上品现在是唯一一家整合线上线下从经营模式到所有体系完全打通的企业,包括今天我们讲的所有的会员打通这些内容。会员线上线下是一套会员体系,线上线下买东西都会通过移动端进行会员的积分奖励累计,所以在上品的店里面不需要小票进行兑换货,因为所有的在APP和移动帐号上都有,在线上买的每一件商品在线下都可以退换货。

  2015年年底,我们实现线上线下从会员营销端到商品库存价格,共享库存价格统一所有全部打通。

  

 

  金乐客国际集团总裁 林东信

  林东信

  便利店是入口

  金乐客国际到大陆有七八年时间,从武汉到苏州,我们一直在餐饮行业里面,这几年我们看到大陆这边便利店发展有很大契机,明显改变的地方在鲜食上面,整个便利店销售额一直不断提升。台湾是很小的地方,这么小的地方有两万家便利店,全球便利店密集度最高的地方,这个地方便利店影响人的生活,24小时无所不在,因此,大陆这边整个便利店的发展我们非常期待。

  我们看“新零售”,以我个人的观点,就好像各种终端零售跨界结合,不同元素经过结合之后,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便利店所产生的其实是一个急迫性需求,生活需求是由超市供应,所以这是我们定位的一个分水岭。未来便利店市场规模,我记得是前年有一个调查,国内的便利店应该有将近三百万家规模空间,这样的庞大市场潜力,怎么让业者有更有好的发挥的空间,这个取决于供应商的强度,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供应商带领这个过程,他们无法蜕变。

  我们也把便利店看作是一个入口,如果我们把便利店经营好,这个便利店变成以人为核心的所在。可以在社区、学校不同的便利店有不同的形态产生,可以有厕所,可以去充电,这些很多便利性的东西会把人连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入口,用这个入口来引流线上,我们就可以做出很多事情。

  

 

  品胜股份董事长助理 赵佳

  赵佳

  线下需要线上订单

  品胜从2012年开始布局当日达,就是依托于我们前期在耕耘十多年批发商家基础上,做的线上线下的整合。我们把线上线下所有通道打通,而不是自己做网站,这些通道包括京东、阿里、天猫、苏宁等等。所有的订单都从线上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收货地址,就近匹配到门店,我们让商品走最短的路,送达消费者。

  我们整个体系已经经过了多年“双11”的检验,一天30万-40万订单一瞬间可以分配到全国上万家门店去,而且基本都在48小时以内完成所有配送。当其他商家“双11”都在“爆仓”的时候,我们开始放假了。

  实现这些就是依托我们之前搭建的当日达系统,利用全渠道方式,围绕社区门店来做买手机玩手机修手机业务,它跟客户最近、最熟,有天然的契合点,我们的“新零售”也是围绕这个方式拓展。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后,我们认为线上线下必然有一个融合,这个融合说白了,其实是线下需要线上的订单。

  线上用户需求在线下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途径变了。比如商家门店一直就在用户身边,只是用户不知道。可能门店开在小区北门,但是用户只走南门,他就不知道,这时候需要互联网。实际上,消费者在京东买数据线,刚买完可能就会发现产品是来自他附近品胜的门店。

  所有商品下单之后我们的系统自动抓取然后给门店,这种订单给线下,对于线下来说,所有利润是分给他的,并为他创造了中间的零售空间。以数据线为例,线下门店平时做生意可能是做批发,他们采购品胜数据线产品,加五毛钱门店可能都不会拿。但有零售业务、订单后,加个五块钱十块钱就不一样。这个订单给到线下,中间利润很丰厚,并让他多一个用户,用户通过线上订单知道他这个店后,又会产生二次消费情况。

  我们以此带动用户就近消费的习惯,让他先知道我们在这,我们就在用户身边,而且商品也就在用户身边。

  线下对于线上的价值在哪?

  现在有一个现象,所有传统互联网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很多产品哪怕快递送达,很多也是见不到消费者的。各个小区出现了存放包裹的地方,这其实是极大的浪费。

  订单一生成过后才是一个消费服务的开始,如果说你没把握好这种机会,那无形当中可能流失客户,因为你通过快递发货给消费者,可能连人都没见到,更别说服务。而市场越往后走,客户对服务要求越来越重要,很多东西需要体验和服务。这些从何而来,传统互联网方式做不到,他们能解决信息的对称,但是不能解决服务的落地。实体对于线上来说,必须要有服务的落地、订单的核销、线上产生订单线下完成服务。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 胡若笛

  胡若笛

  做好商品

  我在红杉五年多,主要是投资一些消费相关的东西。红杉在中国十年,现在投了两百多家企业,其实红杉一直的理念是投出伟大的公司,当然伟大是一个很虚的词,这个里面很难量化是线上公司,还是线下公司。是“新零售”还是“旧零售”。只要是伟大的公司,不管是什么我们都投。

  线上最大的几家,阿里、京东、唯品会,我们都是比较早的投资人。线下我们也投过,比如 Today便利店在零售行业里算是"黑马"。总体来讲,我们相信时代一波一波在变,永远有新的机会出来,所以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和学习的态度,希望永远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去发现新的机会。

  做投资是挺简单的事,不用想得很复杂,最后我们也要跟我们的LP交代,交代的指标就是从企业增长来的,我们要一直投资比较高速增长的企业。

  这个增长从什么地方来不管,增长就代表你在市场里的地位越来越强,代表你的效率越来越高,所以这方面我们比较简单粗暴。

  我举两个投资例子,都是土的行业不是非常高大上,一个是林氏木业做线上家具第一品牌,他在我们投资之后到线下开店。线上销售的家具产品很便宜,面向比较年轻的屌丝用户群,提供非常高性价比的家具。但如果有线下店,到线下体验了一下,更舒服,价钱提高了。林氏木业的家具供应链做得好,定位很清楚,不管线上线下,这个公司是高速增长,现在基本是几十亿的销售。

  还有一个Today便利店,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线上动作,不是说以后没有,只是在今天这个阶段比较核心的还是线下把店的密度铺大。

  Today是面向比较年轻的用户,里面也没有卖奇奇怪怪的服务,或者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就是把面向年轻人的简单商品做得很好。他知道怎么样定位这些商品,用一个怎么样的方式和年轻人沟通,比如说一个简简单单的冰淇淋,简简单单的红薯,一口回到童年。现在大家在街边一两块钱可以买到很好吃的,为什么年轻人愿意到 Today花七块钱买一个所谓一口回到童年的红薯?

  其实我觉得,最后是你不用讲那些玄乎其玄的东西,只是把自己的商品实实在在做好,这个还是关键,最后通过什么样的场景渠道卖,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 马增俊

  马增俊

  业态变化不代表商业本质改变

  目前,全国农产品大的批发市场,基本上都是我们的会员。

  中国批发市场种类很多,小商品市场、家电,还有家装等等。现在来说,五金家电尤其是百货批发都没了,或者说对消费者来讲已经生疏了。这些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非常盛行。现在剩下的是农产品、小商品,还有家装建材批发市场等等。其实,家装建材批发市场发展到后面也会消失,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只有农产品还有批发市场存在。

  去年,我提出“智慧农批”,智慧化不是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电商发展非常迅速,尤其阿里巴巴腾飞之后,大家都认为实体商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生鲜是最后的一片蓝海,都跳进来了,但是淹死的也很多,生鲜是最难做线上线下的合作,尤其是纯线上有很多的问题。如何线上线下,我们新的业态如何改善,正是大家面临的,也是我想跟大家共同研讨的。

  现在我们讲商业,为什么出现新零售这个词,这个词是属于“数字的”,他们不懂商业,但是懂商业的不懂信息数据。商业没有跟上步伐,信息化比较差,让搞信息的人打了一下,但是没有死,商业很厉害死不了,所以叫新零售。

  回归到商业,讲电商和商业有什么区别,商业是完整的活动,原来我们讲商业有两个部分,实体部分是物流,商务部分就是商品所有权资金转移。电子商务是把实体抛出一部分更现代化,原来是鸡毛信后来是八百里送信,后来是电话,现在网上海量信息。但商业必须加上,不管是零售还是批发环节都是一样的,只是说它的业态可能会发生变化,业态变化不代表商业本质改变。

  国际上是线上发展很慢,比如德国,德国电子商务发展慢是实体商业服务非常完善。同时,它的线上线下管控是相同的,我们的线上没有管控,所以中国是放水养鱼,不管如何先养了再说,但德国那个环境是卡着你不能乱长,它的管理非常严格。

  刚才我听永辉讲要进口泰国的香米,澳洲的红酒。如果米的销量不够的时候,成本是很大的。我们批发市场有很多经销商,就像水果、牛肉、水产这样的大宗产品进口,它一定走大批发而不是走简单的零售,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如何去改变这些内容,不是一次能讨论的。

  还有一个是现在讲的跨境电商,我们都在做,工业品还好说,生鲜产品受国家管控太严格,肯定做不了。德国的大闸蟹,太多了,中国有企业买了,但之后进不来,因为中国没有对它放开农产品的进口。还有法国的葡萄酒特别好,但是是备案制的,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庄都可以过海关进来。我们现在跨境还能做得动是因为海关管得不严,管得严尤其是生鲜好多东西进不来。

  

 

  朗然资本创始合伙人 潘育新

  潘育新

  线上只是解决所有权问题

  “新零售”的概念,如果是我们在座的人提出来的,不是马云先生提出来,没有人会那么快认同。

  阿里巴巴是做数据的公司,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渗透线下,无论是电商,还是物流,还是移动支付,都跟线下的传统零售商合作过。但线下零售商没有把数据给阿里,因为都知道数据是值钱的。

  阿里收购高德地图,把线下叫去参加会议,高德是免费的,但是背后的数据,基于人和交通、地理位置的信息,和阿里的淘宝消费数据是可以结合一起的,阿里巴巴想做一个针对B端的系统,但线下都不买账。

  因为阿里的数据主要是在线上消费的数据,跟线下的消费特点完全不同。比如,有些商品品类特性决定本身不适合在线上消费,因此奢侈品类、购物中心,或者商超类都会对阿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疑问。

  如果阿里的数据对于线下零售商寻找门店或者目标消费者不能形成准确指导,反而可能将企业带偏离。

  我们要搞清楚,消费者买一个产品为什么去付钱。

  可能有几方面因素:第一,就是产品的本身,物理属性。本身把这个产品买到所有权归我。

  第二,效率。消费者以前购买必须要到大卖场,现在不用,类似闪电购还是其他O2O可以帮顾客直接配送到家。但是直接“到家”有成本结构问题,顾客愿意不愿意加快递费,买还是不买,是不一样的。当然,你如果不愿意下楼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只要你需要“到家”,我的价格可能会更高。

  第三,体验。线上线下我们都有购买过,知道体验还是有所不同。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在线上销售。

  第四,学习。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和产品的服务人员,或者和商家进行交流,对于产品本身的信息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使用,都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个线上线下的体验完全不同。

  线上虽然便宜,只是解决商品所有权问题,其他的不一定完成。

  

 

  折800联合创始人 许欢

  许欢

  新零售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折800在三年前是中国最大的导购网站,两年前我们转型成为特卖平台。

  今天来这里是因为在我们平台上聚集非常多中国品牌的特卖,我们跟这些品牌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在线下拓展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线下,很多国产品牌议价能力比较低,但是成本上升以后,中国的品牌被迫转到线上做营销,所以把天猫店做好是他们重要话题。现在我们帮助这些品牌,非标品,在折800上开店。我们目前一天大概不到一百万单的单量,每天交易额几千万人民币。

  我们一直做互联网,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新零售”不只是面向消费者能看到的一面,还有下面的几个方面都应该在新零售的范围之内。

  第一个是供应链管理,应该有新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应该和前端消费者联系更加紧密。

  制造生产也是“新零售”的一部分。比如小米手机,以前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应该看到后再买,而不是预定。

  所以,“新零售”从我的角度看,三个方面构成的,零售只是面对消费者的那一端,供应链是从货的生产制造到物流,到消费者之前的管理。

  制造者则是决定生产多少货,什么颜色等等问题。

  目前,品牌商的库存问题是非常头疼的问题,比如八千件库存,卖掉五千件,还有三千件怎么办?过去多年以来,中国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所以,品牌商会抱怨做了一年生意,看着是赚钱,但其实只是仓库里的那堆货。

  对他们来说零售是非常长的渠道,非常长的决策过程。因此,不是说多卖订单就是“新零售”。

  “新零售”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从天猫的角度看,是要面对消费者,有一个新的体验,对于物流来说有新的管理,对于制造来说,阿里帮助生产者决策生产什么样的东西消费者才会喜欢。

  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想的,因为有了这些以后,除了卖掉的订单以外,我们可以为商家提供供应链服务,预测产品的销量,给折扣商品定价。通过大数据告诉他,应该定什么样的折扣,才能如他所愿。

  感谢:商业观察家专家成员莅临峰会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会长 沈绍基

  沈绍基

  线上线下融合的物流效率如何提升是关键问题

关键字: 线上线下
1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MORE
最近发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