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店头条

百货业关店给僵尸企业一点启示:优胜劣汰

2016-07-1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 叶匡政

摘要:这与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是吻合的

  这与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是吻合的。有调查显示,主力消费者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快,专门外出购物的频次反而低,大多消费都发生在伴随孩子游戏或餐饮时进行,多功能的购物中心恰好满足了这种消费习惯。

  百货店经营模式本身也是“硬伤”,“关店潮”预示着行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百货经营理念大多以商品为中心,未以消费者为中心。层层代理、“联营扣点”,是百货店惯常采用的模式,商品属于代理商,售后再扣点分成。这种模式让百货店只能选择销量在的大众品牌,个性化品牌被排除在外,百货店之间同质化严重。加上许多新兴品牌有自己的直营店或网店,境外购又分流了大量客源,曾经的价格优势和购物便利,对百货店来说不存在了,而在消费的精准度与互动性上,又比不上只做垂直领域或差异销售的特色专业超市,门可罗雀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宏观因素也不可忽视。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各项指数持续探底,消费的驱动力是居民收入,过去10多年来,居民收入远落后于GDP的增长。民众收入少,消费自然低迷,由于百货店在整个零售业的竞争劣势,自然首当其冲陷入“关店潮”。

  从以上分析看,百货店陷入“关店潮”实属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企业难以为继,就应当退出,才能摆脱亏损的陷阱,表明这些百货企业开始了战略调整。随着零售业结构的优化,传统百货已成此行业中产能过剩的部分,淘汰反映的恰是市场需求的变化。零售业因占用贷款和政府资源少,进入和退出非常自由,极少催生僵尸企业。所以,百货店的此轮“关店潮”,并不像很多媒体渲染得那么恐怖,反而体现了零售业的理性与活力,说明的零售业成熟地步入主动关店、理性开店的时代。

  自由进退本身,体现的就是经济和行业的活力,有店关门必然意味着有店开张,有企业倒闭,才能为新企业腾出空地。所以我们看到,一边是大量的百货店关店,但另一边却是无印良品、Zara等品牌店的迅速扩张,无印良品在大陆已开152家店,据说未来每年还将新开30-35家店,Zara母公司短短数年已在大陆开设门店500多家。

  从此角度看,百货业的“关店潮”,倒能给那些藏有大量僵尸企业的行业改革,带来某些启示。大陆的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行业的亏损面,已达80%,产能过剩严重。大量僵尸企业仍盘踞市场难以清除。原因简单,地方政府担心GDP和就业压力,银行害怕责任和业绩考核,都不得不通过财政补贴和贷款输血的方式维持着。优胜劣汰原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如果连产品无竞争力、财务无力持续、资产无法抵债的三无僵尸企业仍能活得好好的,无疑是对市场经济规则最大的讽刺。它破坏的不只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对公共资源最大的浪费,甚至会扭曲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现与价值判断。比起那些布满僵尸的行业,百货业陷入“关店潮”,恰恰说明这个行业已进入健康和有序的市场经济状态,商业部对此也从未表示过任何担忧。

  零售业出现的这种变化,确实应给一些地方政府带来启示。在很多行业的结构转型中,政府只需做好市场机制的建设者,在要素转移中,一切要让市场说了算,别让政府之手改变要素的流动方向。因为企业会在试错中,自己找到方向。这种在市场中的尝试,本身就能培养企业的创新精神与对市场的敏感度,这些都是政府之手无法带来的市场智慧。企业只有经过了这种磨炼,才能在新需求、新市场、新技术、新业态和新需求中发现与创造出新的价值。这种行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是市场自主完成的,政府总想着计划,只会适得其反。让这些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做的,只是提供及时必要的社会保障政策,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政策便利与保障。

  虽然中国这一轮经济探底,确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应看到,网络和高科技的普及,仍创造了大量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这些新产业中孕育着经济的新动力,低迷中仍有亮点,疲软仍能看到逆势的成长。正如百货业陷入“关店潮”,是在逼迫滞后的百货企业进行转型一样,只有用新的服务与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些企业才能重新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产能过剩,弥漫各个行业,无非因为过去政府和企业只热衷于投资,忽视了藏富于民的重要性。当投资远远超出了民众的需求,不充分吸收这些过剩的产能,经济就永远无法轻装上阵。百货业不过是提前迈出了这一步。

  每天都有海量资讯,店铺在诞生,无数的有开店梦想的人在实现他们的梦想,不同开店项目令人莫衷一是,怎样找到并辨别他们?有一帮人决心投身此业,终日与开店为伍,致力于发现与开店相关的人、加盟项目、开店金融与开店酷产品,带你体验并连接其中,邀请你来体验——开店邦。

关键字: 百货,商店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MORE
最近发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