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店头条

美味中国圆桌分享:美味与健康兼顾的创新之路

2023-08-10      来源: 弘章投资     作者: 弘章投资

摘要:如何做到“美味+健康+创新”的终极平衡?

91.png2023年7月11日,由弘章投资联合首钢基金参加CANPLUS主办、开店邦承办的“2023美味中国上海高峰论坛”在沪盛大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35位来自味美味赛道的专业投资人、上市企业掌舵者、连锁餐饮品牌创始人、供应链创始人、服务商及渠道商等重磅嘉宾共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美味生意的未来发展之路。

至此,“美味中国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已然成为万亿级美味生意中一个重要的创投交流平台。

以下是由弘章投资合伙人孙冶、「官栈」创始人/CEO张宇、「爱乐甜」合伙人汪祎柳煦、「仙乐健康」副总裁姚壮民、「佰澳达」生物董事长马凯五位嘉宾共同带来的《美味与健康兼顾的创新之路》圆桌讨论,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嘉宾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92.png


弘章投资合伙人 孙冶(主持人)

简介:孙总全面负责弘章被投项目的投后管理工作。拥有超过15年的投后管理运营和CFO经验。曾任职于高瓴资本,参与宠物医疗平台的搭建及线下门店运营管理。也曾任职于3G Capital收购卡夫和亨氏后的中国公司CFO。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跨国公司财务负责人经验。


「官栈」创始人/CEO 张宇(嘉宾)

简介:广东「官栈」营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研究并发展中式功能食品的创新型食品制造科技企业。「官栈」以“新滋补让世界健康又快乐”为使命,定位于以标准化、即食化解决传统滋补行业痛点,打造了一个集鱼种管理、科技研发、标准生产、冷链交付等为一体的全球化中式功能食品制造生态体系。2019年起,公司集中资源重点打造「官栈」品牌,以花胶消费品为切入点,先后打造了即食花胶、鲜炖花胶、金汤花胶鸡等品类原型。「官栈」花胶系列产品在天猫、京东、抖音等核心渠道市场占有率超65%,三年来品牌复合增速达290%,类目销售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爱乐甜」合伙人 汪祎柳煦(嘉宾)

简介:「爱乐甜」品牌成立于2018年,源自代糖行业领导者金禾实业(股票代码:002597),依托在母公司沉淀20年的经验中萌芽,团队由专业的研发团队、医学和营养学专家团队等组成,拥有强大的研发复配能力,通过将甜味剂原材料合理配比实现甜度均不逊于白砂糖,且健康无负担的最优零糖方案。「爱乐甜」拥有自有工厂,核心原料自供或来自顶级战略合作供应商,主要服务客户包括国内外食品饮料企业,及国内茶饮、咖啡、烘焙等大型及特色餐饮连锁、精品店。


「仙乐健康」副总裁 姚壮民(嘉宾)

简介:「仙乐健康」(SH3000791)成立于1993年,是全球主要的营养保健食品合同开发与制造商之一。产品涵盖软胶囊、VeggieSoft®素怡®植物胶软胶囊、营养软糖、片剂、硬胶囊、粉剂、健康饮品、益生菌等多个剂型。我们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包装和物流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佰澳达」生物董事长 马凯(嘉宾)

简介:马凯先生毕业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苏省产业教授,高级工程师,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佰澳达」是聚焦益生菌及大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工业微生物资源商业化,业务包括乳酸菌冻干粉、酸奶发酵剂、益生菌酸奶块、发酵类原料、微生物菌剂及解决方案等范畴。公司在功能性菌株、专利配方、高菌活维系、高稳定保护、微生态检测等工艺、科技和产品的储备,相较同类竞争企业均保持明显的优势。公司已具备百吨级益生菌原粉的产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三个生产基地、两个研发中心、和多家合作实验室的规模。


圆桌实录部分内容:



如何做到“美味+健康

+创新”的终极平衡?

93.png

孙冶:今天我们请来了四位嘉宾是在大健康赛道非常独具一格的头部企业,新品牌代表「官栈」,上市公司孵化的添加剂供应商「爱乐甜」,强大供应链体系支撑的品牌服务商「仙乐健康」,微生物领域的头部供应商和制造商「佰澳达」。请各位企业家结合您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赛道,聊一聊如何做到“美味+健康+创新”的终极平衡?


张宇:「官栈」从早期对用户洞察时发现,用户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基于痛点和场景的组合。比如第一次买和长期购买产品的一级痛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构建了一个痛点权重模型,包含了用户人群、使用场景、痛点体系的权重和排序。我们用一个精准度量的体系先把这个模型构建出来,然后不断地push给一批用户(如500人)让他们反馈,再给模型更多的量级再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地对这个模型进行改进,目的就是让这个产品最终非常贴合用户的复杂需求。这个痛点体系有一个好处,它不仅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而且能排列出哪个是一级痛点。我们往往在最痛的痛点上做充足的投入,即在一厘米的地方打一公里深,这个体系能够持续改进产品的同时,需要两个重要的支撑能力:

第一,应用技术的管道。

当你发现一个用户需求时才去积累研发,甚至这个研发可能还要做基础研究,是来不及的。所以我们是长期基于用户的长线洞察来建立稳定的研发管道。比如说营养稳定性、感知性技术、美味的配方或者功效的配方,当需求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第二,稳定的供应链。

供应链能保证交付给用户的价值是始终如一的,我们从鲜品开始做花胶,就是为了在用户拿到产品的时候保证胶原蛋白稳定的含量、吸收程度和活性。

所以这两项能力就可以保障原点假设的价值是能够持续稳定交付的,基于这个体系能够解决用户多点的需求,包括场景需求、痛点需求和体验需求。

汪祎柳煦:我们和「官栈」有两点是重合的,一是市场,二是基础研究。

首先是深入了解市场和需求,我们的客户在洞察消费者趋势时非常专业,爱乐甜自己也有C端私域,会去收集一些新品的反馈。

其次是基础研发方面和专家合作,比如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原料企业等,在基础研究方面做扎实。今年我们还有一个技术是可以把天然果汁中的游离糖直接转化成像低聚糖类的益生元物质,目前已经有类似的产品在全家上架。

第三是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线,今年我们也新增了稻米乳、果汁等产品线,来匹配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做到健康美味全覆盖。

第四,我们会自建一些knowhow,不仅包括基础研究,还有不同产品体系的应用研究。我们把产品从概念到开发再到落地、从客户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做成一套系统呈现给客户。比如在不同的茶饮咖啡体系中,将甜味等口感调整到最大程度的接近蔗糖,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努力。

「爱乐甜」作为原料代糖的龙头企业,也作为国内零卡糖第一品牌,我们必须要推动整个行业更健康、更美味。

姚壮民:「仙乐健康」比较简单,有两个战略:

第一,创新驱动。我们投了大量研发在产品创新上就是让健康更美味,把食品做得更有营养。

第二,国际化。「仙乐健康」有两个赛道,一个是保健食品,跟美味没什么关系;另一个赛道是现在增长最快、占比超过60%的功能性食品,并且我们的坚持是做美味、营养的功能性食品。

怎么做到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原料。很多营养素的味道并不好,它跟美味本来就矛盾,但我们有很多的专利技术会和原料供应商配合,从原料环节就通过我们的技术去改善它的味道。

其次,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有很多独有的专利技术,像包埋技术,让营养素在食品里既能保持它的功效,又能去掉很不好的味道。

最后,在产品上面借鉴了很多食品的创意。我们是全球领先的营养素软糖公司,我们把营养素做到软糖里,好吃又很有营养。比如今天上市的一款全球专利产品,就是把DHA软胶囊做成了类似于布丁软糖的口感,很多宝妈都有买过这种产品。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比如做流沙夹心软糖,把营养素放到夹心里,让软糖吃起来好吃又有层次感,而且非常有营养。很多食品企业做创新产品时特别喜欢找我们。

仙乐主要通过科研创新来解决既美味又好吃的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多次获得了国内外食品博览会的美味大奖。我们认为功能性食品“好吃”是前面的1,营养素是后面的若干个0,假如1没有了,都变成一堆乱码了。

马凯:益生菌本身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当摄入一定量时,对宿主有健康功效。益生菌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口感也一般,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使其他产品变的美味健康。例如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酸奶和泡菜,益生菌可以使酸奶风味更丰富浓郁,也可以降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且减盐等。

从功能角度来说,过去大众普遍认为益生菌对调节肠道、提高免疫力有帮助;现在很多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对慢性疾病、运动损伤,甚至对于精神方面的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有帮助。所以在功能方面,我们更希望是用严谨的科研数据和临床试验去做功能性食品配料,使其更科学,能够提供更多的科研数据给消费者。


传统滋补老品类“焕新”,

如何突破品类天花板?

94.png

「官栈」创始人/CEO 张宇


孙冶:大家在中式滋补里面有很多老配方或者老字号,往往这些老字号的品牌跟现在的消费者是断层的。「官栈」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成功的中式滋补头部新品牌,如何把一个相对可能比较老的传统品类更好地跟消费者做结合?如何突破花胶单一品类的天花板?


张宇:首先,我们想要想清楚这个物理东西对用户有什么价值。「官栈」看起来在卖一个物理上的产品,实际上是在运营一个用户需要兑现的价值。

我们在定义新一代滋补消费品的时候,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这个传统的滋补品对新一代用户已经产生了典型的痛点,比如很难标准化、对于它的价值分辨不清、功效不明确、使用不方便等等。基于这样的痛点我们去设计解决方案,形成了“便捷普惠的滋补应该是一种科学的滋补(不再是‘玄学’),应该是标准化的滋补(看得懂用得惯),应该是美好生活的滋补(健康好吃不是药)”的新一代滋补消费品。

当我们看一个品类可能有很多品类机会时,首先要考虑的原点问题就是“你要做一个解决用户什么问题的产品?”这就回到了基于洞察、研发、交付和沟通的体系。

第二,我们在滋补品类里的特殊性。相比超级品类的饮料,滋补品类非常细分,场景也极其丰富。我们预判在滋补品类一定要持续延展场景和打造品类的价值原型。

我们也在构建体系化的中台能力来持续开创品类原型,包括洞察中台、创造中台、研发中台、技术中台、制造中台、供应链体系和沟通交付的中台,这个体系持续运转过程中就可以快速地从第一个产品到第二个、第三个产品,甚至跨品类,目前我们延伸了差不多5个细分产品线,都没有失败,现在都是细分品类第一。

最后,一个消费品要穿越时空,必须要具备综合的渠道运营能力,这是一个接触用户非常至关重要的价值。我们认为一个不同的交付场景的背后是用户的使用场景,在进入新交付场景时要先把用户的使用场景想清楚,再围绕用户的使用场景构建交付能力。任何一个场景都是交付能力,新的渠道就是一个新的场景,也意味着新的交付能力,构建这个能力就能够吃到新渠道的红利。

总结起来就是:基于用户作为原点,围绕他去构建基础的技术能力。我们觉得应用技术和数字化能力是两个主要支撑,这是我们的一点心得。


“代糖”如何

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95.png「爱乐甜」合伙人 汪祎柳煦


孙冶:最近“代糖”行业的新闻比较多,作为“代糖”企业,您是如何看待这些新闻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面对“代糖”?今天很多的美味从业者在用着不同的“代糖,”他们应该如何跟消费者进行沟通?


汪祎柳煦:首先,“代糖”这个行业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增长。国家政策方面,“健康中国2030”明确提出要减糖,倡导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甜味剂替代一部分的蔗糖;消费者层面,关于减糖的健康诉求也深入人心了;企业层面,从最开始的RTD饮料-无糖可乐、元气森林等,到茶饮咖啡行业、零食和烘焙行业,使用“零卡糖”覆盖全渠道,比如亿滋、好利来等等都推出了“零糖”相关的产品。所以说那么多巨头都在用,大家肯定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甚至我们还看到很多企业都在做减糖方案的筹备。

关于“代糖”的负面新闻,中国有句俗语叫“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的确有研究文献指出,实验中发现“代糖”对小鼠造成了损害,但大部分是基于10倍、20倍等高浓度环境下的实验,站在业内角度来看,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添加“代糖”,至今还未有显著证据表明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代糖”是利远远大于弊的。我们不建议吃太多代糖,但是要真想吃甜的,喝无糖的饮料肯定比有糖要好,“代糖”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减糖和比较科学、无副作用的手段。


消费大健康有哪些新趋势?

96.png「仙乐健康」副总裁 姚壮民


孙冶:从从仙乐的维度看,目前在保健品或大健康领域有哪些重要趋势?同时,现场有很多做食品饮料行业甚至是做连锁出身的,他们应该关注哪些核心的新趋势呢?


姚壮民:「仙乐健康」的竞争优势里有一项是全球洞察,我们是少有的深耕中国市场且在全球有广度又有很多头部品牌深度合作产品共创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从全球的保健食品来说,有两个趋势:科学化和生活化。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讲究功效,但另外一个潮流是把保健食品做得更像食品、更方便、更美味,这是全球的趋势。

从全球的食品来说,它也有一个趋势就是更天然、更营养、更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在发达国家比较靠拢,两者的边界变得不再那么清晰,我们看到有很多食品巨头也再大举进入保健食品行业。 

从中国市场看,在全球趋势下有三个特点:

(1)人群老龄化。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现在慢慢变老的人群是60后、70后,这跟以前的老龄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是一个大趋势。

(2)年轻人对养生、对保健食品的需求。

以现在为时点,保健食品行业往前5年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年轻人,我们觉得往后的5年可能也是年轻人,再往后就是60后、70后开始接力了。

(3)儿童市场。

虽然中国人出生率下降,但是相对儿童市场的人口基数还是很高,而且中国人特别宠小孩,总想给小孩很多好的东西。

这三个趋势是中国特有的。

在疫情后的时代,由于疫情使中国人改变很大,大家更关注健康,各种营养健康食品的渗透率也通过疫情得到大幅提升。在后疫情时代,不管是做保健食品还是普通食品的都要关注诸如肠道健康、美丽、免疫力、全面的营养补充等等方面。

结合海外的趋势来看,有两个方面,我们内部叫做“一加一减”,“一加”是想办法让你的产品里面加多点营养素,它可以提高你的差异化和溢价,且更容易被“新一代”(包含年轻和年老的新一代人)的消费者接受;“一减”就是少用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添加剂,让我们产品的标签更加清洁。


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

97.png「佰澳达」生物董事长 马凯


孙冶:我们看到消费者的习惯在发生一些改变,也越来越关注健康。对比美日发达国家,中国的益生菌即食使用的渗透率是非常低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外面可能很多人对益生菌这个事情只是听过,并不知道里面涵盖的是什么东西。

请教马博士两个问题:第一,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一个好的益生菌品牌和益生菌来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的一部分?第二,我们到了一个“加”的时代,什么时候能走到类似日本“万物皆可益生菌”的时代?


马凯:益生菌对健康的系统性调节作用已广泛获得国际共识,琳琅满目的益生菌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与销售也一直保持着较好势头。公司科研人员在设计开发每款产品时,始终秉承“用心做好每株菌”的企业愿景,让益生菌菌株更科学化、客户体验感更好。我们要求在成本控制的范围内活菌数更高,稳定性更好,即益生菌菌株加入到产品中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依旧保持活性,各个菌株更丰富些。从一个科研人员或客户的角度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好产品”了。但是在国内目前的益生菌市场环境里,即使这样做,C端的消费者也不一定能体验到,因为他很难区分我们标注的出厂活菌数1000亿和别人标注的出厂活菌数1000亿有什么不同。当然,国内市场的行业标准也在逐渐规范,未来,这样的“好产品”应该是可以奏效的。

眼下怎么判断呢?作为消费者的基本判断是:看出品商是否靠谱、生产工厂是否靠谱、配料表怎么样。不能光看品牌,因为很多品牌都是授权的。

“万物皆可益生菌”指的就是“后生元”,“后生元”是益生菌经加工处理后的益生菌代谢物成分统称,包括菌体与代谢产物。因为它是不含有活菌的,所以不容易检测出来。最近两年,国际相关组织和行业专家都在探讨“后生元”,同时已经开展制定相关的标准了。所以我想未来“后生元”肯定是一个比较好的市场,但前提是我们要搞清楚“后生元”里面最有效的部分是什么、它的含量和结构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起作用?如果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觉得“万物皆可益生菌”就可实现,因为它可以用到所有美食里面,给美食带来健康的作用。

关键字: 美味中国
0
网友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点击换图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MORE
最近发布 / MORE